家具与建材

投稿

慧乐居> 涂料企业 >正文

最严动力电池安全标准 推动三电涂层加快市场应用

2025年04月28日14:58 来源:慧正资讯

慧正资讯,4月3日,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新规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标准,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标志着动力电池安全进入“零容忍”时代,为动力电池安全创新技术指明了新方向。

鍥剧墖7.jpg

GB38031—2025在诸多方面对动力电池安全性能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新标准新增了电池子系统、热事件等定义,增加了电池单体快充循环后的安全要求,同时对电池绝缘性能提出严格规范,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经历振动、冲击、碰撞、湿热循环等极端测试后,绝缘电阻需不低于100Ω/V(交流电路不低于500Ω/V),并规定了特定环境下的测试方法,以确保电池安全性能。新增的底部撞击试验也提出了相似要求。新标准还进一步提升热扩散安全要求,外部火烧试验要求不爆炸,热扩散分析和验证要求在热失控后5分钟内发出报警信号,并防止乘员舱发生危险。

从标准升级的方向看,动力电池的 “绝缘阻燃&隔热密封”正在成为最核心的刚需。传统动力电池的绝缘和防护采用PET蓝膜,但从GB38031—2025中要求电池热扩散的时候,不起火、不爆炸,显然蓝膜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标准要求,而高性能涂层(涂料、胶、油墨、墨水等)的绝缘、阻燃、防火、保温、密封、防腐、抗冲击等性能十分优异,能较好的实现 “绝缘阻燃&隔热密封”等高性能要求,较云母、垫片等其他材料较能节省宝贵的电池空间,并可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满足电池生产的高节拍稳定生产要求。

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绝缘防火涂料多基于膨胀型耐火机理,以无溶剂和水性产品为主,采用双组分结构且需加热固化。PPG、西卡、立邦等企业已在该领域有所建树。

鍥剧墖8.jpg

2023年初,BMW与亮克威泽(Lankwitzer)合作首条电芯喷涂产线,以丙烯酸体系UV绝缘涂层替代蓝膜,开启电动汽车电池绝缘防护技术新时代。该涂层性能与“蓝膜”相当,却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弥补了“蓝膜”附着力差、影响电池安全的缺陷。作为光固化材料,UV绝缘涂层喷涂和固化仅需数秒,无需烘烤设备,与电池无缝贴合,可有效防止短路和热失控。

鍥剧墖9.jpg

在此背景下,诸多国内涂料企业积极布局动力电池的绝缘涂料领域。松井股份投资设立湖南三迪数字涂装系统有限公司,其“绝缘涂层材料+数字化涂装技术”方案已获头部客户量产订单,全球首个电芯绝缘UV喷墨打印样板工程顺利投产,可替代蓝膜和传统喷漆工艺,尽显创新实力。

大宝漆的UV绝缘导热涂料通过某新能源巨头工厂测试,展现出优异的粘合性与绝缘安全性能。

派克洛德的Sipiol® UV产品作为紫外线固化、不含VOC的绝缘涂料,几秒固化且附着力和柔韧性高,适用于电池包多种场景。

立邦推出采用自研树脂的新一代UV绝缘涂料,配合全自动喷涂工艺,单次喷涂约50微米,紫外光固化,降本增效显著。

不仅如此,部分企业还积极进行专利布局。今年,三棵树的申请“UV体系电池绝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性能优良,施工性等多方面优于其他涂层,且具有净味效果,制备工艺简易、无VOC排放,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800V高压快充、800KM+续航等技术发展,对新能源车的用电安全提出更高要求,UV绝缘导热涂料在动力电池电芯组的应用将进一步保障电池模组安全。“绝缘、阻燃、防火”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安全需求,而动力电池安全防线需多维度构筑,防火隔热作为关键一环,正随技术发展迎来变革。 

此次动力电池安全要求修订升级,将增强消费者购车信心,拉动新能源汽车销售。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更高的安全标准将助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突破技术壁垒,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热门专题

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