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建材

投稿

慧乐居> 快讯 >正文

欧洲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扩张 本土与中企共绘新能源蓝图

2025年04月17日14:02 来源:慧正资讯

慧正资讯,随着全球电动汽车(EV)和储能市场的蓬勃发展,磷酸铁锂(LFP)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长寿命和成本优势,成为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明星选择。2024年,全球LFP电池市场规模达256.9亿美元,预计2025-2034年以30.6%年均增长率(CAGR)扩张至2,630亿美元(openPR,2025年1月)。在欧洲,LFP电池产能布局正加速推进,结合欧盟与中国达成“最低进口价格”机制共识、意大利FIB与瑞士布勒、万华化学与IBU-tec、OCSiAl与GEO等企业的最新动态,不难发现,欧洲正通过本土创新与国际合作,构建LFP电池产业链新格局,为“碳中和”目标注入动力。

欧盟政策转向:最低进口价格机制助推LFP需求

2024年10月29日,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比亚迪、吉利、上汽分别面临17.0%、18.8%、35.3%的税率,特斯拉为7.8%,其他非合作企业高达35.3%。这一政策推高了成本,促使欧洲车企寻求本地化供应链以降低依赖。然而,2025年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与中国商务部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启动“最低进口价格”机制谈判,替代现行关税。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表示,这一机制“维护市场公平,兼顾合法贸易”,为中国LFP电池及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更灵活的路径。

此举直接刺激了欧洲对LFP电池的需求。2024年,中国LFP电池占全球80%,欧洲车企如大众、斯特兰蒂斯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商如宁德时代(CATL)。最低价格机制有望降低整车成本,推动LFP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渗透率,2025年欧洲LFP需求预计增长15%。在此背景下,欧洲LFP产能扩张步伐加快,本土企业与中国企业携手布局,共同应对市场机遇。

意大利FIB:布勒技术赋能LFP产能扩张

意大利FIB S.p.A.(Seri Industrial旗下)成为欧洲LFP产能扩张的先锋。2024年,FIB与瑞士布勒集团(Buhler Group)达成合作,为其位于那不勒斯附近的泰韦罗拉2号工厂提供LFP电池生产系统,初始年产能8吉瓦时(GWh),计划2026年投产。布勒将交付四条连续混合生产线,采用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技术,整合多道工艺,能耗降低75%,操作人员减少50%。2025年底前,两条阳极和两条阴极生产线将安装完毕,确保高效生产。

寰俊鍥剧墖_20250417113827.jpg

布勒与FIB的合作始于2020年,泰韦罗拉1号试点工厂(0.35 GWh)验证了其技术可靠性。布勒电池电极市场负责人阿德里安·斯皮尔曼表示:“我们与FIB的合作推动了欧洲LFP电池生产能力的跃升,助力可持续能源转型。”FIB董事总经理安德里亚·奇维蒂洛强调,布勒的连续混合技术“效率与可持续性无与伦比”,将巩固FIB在电动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地位。2024年,Seri Industrial营收增长10%,LFP电池订单增20%,显示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万华化学与IBU-tec:中欧合作打造LFP正极材料

3月26日,中国万华化学集团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LFP材料领军企业IBU-tec在魏玛签署联合开发协议(JDA),标志着中欧在LFP正极材料领域的深度合作。双方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工业化规模试验,验证成果是否满足欧洲和北美市场需求。若成功,德国将启动LFP正极材料生产,预计年产能达5万吨,覆盖100万辆电动汽车电池需求。

寰俊鍥剧墖_20250417114037.jpg

万华化学是中国LFP电池材料领域的佼佼者,2024年其LFP正极材料产量增30%,占国内市场25%。公司拥有北京、上海、匈牙利等7个研发中心,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6%,新增专利10项。IBU-tec则以成熟的LFP生产技术著称,2024年其正极材料出口增15%。万华化学常务副总裁华卫琦博士表示:“LFP在储能和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无可替代,与IBU-tec的合作将为欧洲提供本地化供应链。”IBU-tec首席采购官Ulrich Weitz补充:“联合实验室计划将进一步提升欧洲电池研发能力。”2025年,双方计划投资1亿欧元,建设欧洲LFP材料研发中心。

OCSiAl与GEO:单壁碳纳米管提升LFP性能

3月,OCSiAl在塞尔维亚投产全球最大单壁碳纳米管(SWCNT)工厂,初期年产能120吨,2026年将扩至240吨。2024年11月,OCSiAl与捷克GEO签署TUBALL™ BATT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OEM生产合同,GEO将在捷克生产年产能1万吨的分散液,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正极需求(以单车65 kWh计)。该产品提升LFP电池正极导电性与循环寿命,2024年市场渗透率增20%,尤其在厚涂LFP和高镍三元电池中表现优异。

寰俊鍥剧墖_20250417115332.jpg

GEO首席执行官Jan Vávra表示:“与OCSiAl的合作增强了欧洲电池供应链的灵活性与可持续性。”OCSiAl全球电池业务负责人Sergey Suslov强调,TUBALL™ BATT已获多家LFP电池生产商认证,2025年订单预计增30%。2024年,OCSiAl营收增长15%,塞尔维亚工厂投产降低物流成本10%,进一步巩固其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欧洲LFP产能布局:多元合作与挑战并存

欧洲LFP电池产能扩张呈现多元化趋势。2024年,斯特兰蒂斯与宁德时代(CATL)投资41亿欧元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建设LFP电池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年产能50 GWh。挪威Morrow Batteries原计划2024年投产的LFP工厂因成本压力推迟至2025年第三季度,年产能3 GWh。ICL与深圳Dynanonic的合资项目投资2.85亿欧元,计划2026年在德国生产LFP正极材料,年产能5万吨。

2024年,欧洲LFP电池总产能约30 GWh,预计2027年达200 GWh,占全球20%。中国企业如宁德时代、万华化学通过技术输出与合资建厂,弥补欧洲技术短板。西班牙首相桑切斯2024年访华期间,与宁德时代、远景科技等企业交流,积极促成中国新能源势力的欧洲投资。欧洲本土企业如FIB、IBU-tec则通过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增强竞争力。

然而,挑战不容忽视。2024年,北欧电池企业Northvolt破产,暴露了欧洲电池产业资金与技术瓶颈。原材料依赖(锂、磷酸)与高昂环保成本(合规成本增15%)制约产能扩张。最低价格机制虽缓解关税压力,但执行细节尚未明确,可能引发市场不确定性。

展望2025年,欧洲LFP电池产业将在政策支持与企业合作下加速发展。欧盟正在计划2025年发布《关键矿产战略》,推动锂、磷酸本地化供应链举措落地。

热门专题

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