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建材

投稿

慧乐居> 国内 >正文

经受疫情考验 广东制造业快马加鞭!

2020年04月16日17:15 来源:广东发布

慧正资讯:4月10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第52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重点介绍我省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及出台以来工作推进情况。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802.jpg

口罩等4类物资调运总量均居全国第一

目前,广东省制造业呈现出基础好、规模大、门类全的良好发展格局。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陈岸明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制造”展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应急能力,体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十足的韧性,为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广东口罩生产企业从1月底的2家增加到目前的600多家,日产量从不足10万只提升到6000多万只;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从1家增加到44家,日产量约13万件,实现了“红区”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儿童口罩生产三个“零的突破”。口罩、口罩机、贴条机、胶条4类物资调运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全国胶条几乎都由我省提供,生产的胶条长度可绕地球赤道超过9圈,口罩机、贴条机占全国产量超过八成,为支持全国特别是湖北、北京乃至国外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在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呼吸机、监护仪、药物(如磷酸氯喹)等医疗器械、药品生产方面,也体现了广东制造大省的实力和担当。

陈岸明表示,广东制造业全面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加强对困难行业到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从帮助重点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到服务产业链的“上下游”众多配套企业。目前,全省102家重点制造业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复产,龙头企业省内外供应商已经全部复工复产,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9%以上,企业正开足马力提升产能,为实现全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夯实了基础。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广东制造”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822.jpg

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去年底已出台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广东“制造业十九条”。陈岸明在发布会上也介绍了这个意见的主要内容。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机遇,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开放合作先行地、发展环境高地,推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到2025年,广东制造强省建设要迈上一个重要台阶,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0%和35%;全省8—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打造22个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园区。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启动实施“六大工程”。广东“制造业十九条”以目标为牵引、问题为导向,启动实施“强核工程”、“立柱工程”、“强链工程”、“优化布局工程”、“品质工程”、“培土工程”等“六大工程”。

三是突出奖优扶强,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首次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和新引进的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总部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由各级政府给予奖励;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南粤工匠精神。

四是构建要素集聚支撑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强调了制造业的土地、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提出加强工业用地规范管理和节约集约利用,切实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各地区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和产业保护区块;鼓励进行工业用地连片收储开发;全面推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完善制造业企业融资促进政策;建立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和产业保护区块

陈岸明介绍,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印发出台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相关工作已经同步展开。一方面,在推动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实施“强核工程”和“强链工程”。比如,先后出台支持“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生产”以及“装备企业研发制造相关设备保障生产”两项政策,截至目前已兑现8批次奖励超4500万元。另一方面,实施“立柱工程”、“强链工程”以及“优化布局工程”,谋划推动一批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制订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方案,打造“百千万”梯次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大型骨干企业培育计划,2020年超百亿元企业超300家;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5000家左右“小升规”。

同时,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培育新兴产业链。推进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了“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等12个重大专项和“新型显示”等19个重点专项,项目总投入超过190亿元。四是构建制造业发展新平台,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在土地保障方面,建立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制度,提前下达5000亩城乡建设用地,用于支持各地重大制造业项目;在财政扶持方面,2020年省财政安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76.53亿元;在营商环境方面,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全省实现“二十四证合一”,全省企业设立登记平均用时仅1个工作日。

“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十九条’提出‘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和产业保护区块’的措施为全国首创。全省各地正大力推行这项政策,取得初步成效。” 陈岸明举例,比如,广州市划定工业产业区块面积621平方公里;深圳市划定工业用地总规模不低于270平方公里;佛山市划定工业用地面积约350平方公里,“这些都对广东制造业发展十分重要、十分关键”。

培育发展“双十”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广东省培育发展“双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情况如何?

对此,陈岸明介绍说,广东“制造业十九条”提出要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任务,现初步制定了《广东省培育发展“双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方案》,并开始着力推动。

据介绍,“双十”产业集群,就是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精密仪器设备。

“‘双十’产业集群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现代化产业集群。” 陈岸明说,10个支柱产业集群,特点主要是量比较大,规模比较大,都是接近万亿级的产业集群,这体现了广东产业要“稳”,要稳步提升发展这一类支柱产业;另外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突出高成长性,这体现了产业布局里的“进”。“所以,‘双十’产业集群体现了一稳一进,推动我省先进制造业稳中求进,这是我省下来的一个重要指引。”

陈岸明介绍,目前,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超高清视频显示等五个产业集群的行动计划,在4月底可以印发实施,其它产业集群应该可以在6月底印发实施。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较好园区将获指标奖励

如何集约利用资源是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课题之一,在恢复满工满产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工业园区产业承载能力的?对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介绍,广东“制造业十九条”明确提出要提升工业园区产业的承载能力。目前,我省共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51个,分布在21个市的110个县(市、区)。各工业园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省工信厅将会同地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有序推进满工满产。

一是建立健全工业园区动态管理机制。支持有工业发展需要且具备发展工业条件的区域申报省级工业园区,园区经批准认定后,给予用地指标支持;支持开发程度较高的工业园区扩容;对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区域,撤销工业园区或调整园区范围。同时,加快推进园区土地连片收储,对小而散的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清理、整合、撤并。打好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攻坚战,为产业发展腾挪空间。支持省级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是集中资源培育重点园区及优势产业。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支持园区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品牌园区。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择优选择湛江产业转移园、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园、珠海产业转移园、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园等一批工业园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水平工业园区。深入推进产业共建,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韶关、河源、清远、云浮等环珠三角地区,依托工业园区为珠三角外溢产业量身打造一批专业化产业承接基地。持续强化园区软硬实力,在全省工业园区推广“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优先推进5G的布网和应用,打造若干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提升园区信息化水平。

三是建立园区发展长效机制。强化园区用地保障,将工业园区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各地区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保障园区用地。建立园区“反哺”机制。促进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较好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给予用地指标奖励,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833.jpg

1至2月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 同比增长12.22%

省商务厅副厅长陈越华介绍,2019年,在全球跨境投资趋缓的形势下,广东利用外资稳健运行,利用外资总额增长4.9%。今年1-2月份,全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2%。2019年,广东省自贸试验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91家,实际利用外资73.38亿美元,占全省的1/3,同比增长28.4%。今年1-2月份,广东自贸区实际利用外资8.88亿美元,占全省的35%,同比增长15.1%。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省领导高度重视外资重大项目的落地推动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外商在广东的投资,推动外资重大项目落地。

首先,将《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尽快落实到位,继续做好招商、安商、稳商的工作。其次,继续用好用实“外资十条”,在人才、研发、金融等领域对外资企业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同时,运用好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重点从物流、劳动力、原材料及防控物资、供应链等五个方面对外资企业协调加强保障服务。据不完全统计,省商务厅共协调解决超50家跨国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陈越华表示,省商务厅将积极主动运用好措施,不断为外商在粤投资营造更好的环境,推动广东利用外资稳定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837.jpg

全面推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

“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24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32.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红山表示。接下来,省人社厅将全面贯彻落实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一方面,全面推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重点实施服务现代产业发展、技工教育大发展、职业技能提升、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广东技工技能菁英培育成长、技能就业创业、工匠精神培育弘扬等七大行动,打造一支规模宏大、技能精湛、追求卓越的“广东技工”队伍,让“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到2025年,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居全国前列,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40%以上。

另一方面,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大力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加快优化技工院校区域布局,创建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围绕制造业产业集群,开发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相关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工院校与华为、西门子等8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一批制造业领域技能大师和创新能手。其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实施新生代产业工人培养等十大工程,面向企业职工、农民工、下岗分流人员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转岗转业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力争今年培训200万人次以上。

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省人社厅大力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技工到企业活动。全省技工院校近18万名应届毕业生积极支援我省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开展企业职工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已免费培训60多万人次,大力增强企业复工复产能力。此外,省人社厅将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加快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立交桥,提高高技能人才在各类表彰奖励中的比例,创新“技行天下”电视节目,树立“广东技工”典型,打造技能明星,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840.jpg

力争核心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自主可控

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表示,在目前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状况下,国内制造业面临供应链卡壳、国内商品出口难、企业复工不达产、产业政策急需调整等现实问题。我省将通过加强重点领域的研发,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制造业十九条”,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引领和支撑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举措有四个方面:

一是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精心遴选高质量项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调研摸查,进一步了解真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鼓励以企业牵头申报,产学研联合实施,让科研成果真正形成落地,带动行业产业创新发展。通过重大专项+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一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重点破解前沿新材料、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领域的痛点问题,通过不断打造国产化产业生态圈,最终达到核心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的自主可控。

二是继续多元化组织和实施重大项目,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除了竞争择优类项目外,还将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定向委托、揭榜制、并行资助等项目形成方式上深入探索,以精准组织实施好重大项目。对于突发的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快速启用应急响应专题,简化立项流程,确保财政资金可第一时间用于科技攻关。

三是继续面向全国开放,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在项目组织方面,继续采取“全国申报、广东承接”的组织模式,面向全国(含港澳地区)组织申报,吸引大批省外高端研发机构、高水平科研团队、高素质科研人才落户广东,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是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来壮大引领发展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846.jpg

创新工业用地出让模式

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方为民介绍,为服务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省自然资源厅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迅速出台多项务实管用措施,切实做好自然资源的保障服务,全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省委‘制造业十九条’,围绕实施‘六大工程’(强核工程、立柱工程、强链工程、优化布局工程、品质工程、培土工程),改革创新、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助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一是倾斜安排制造业发展用地规模和指标,支持各地将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规模优先保障省、市重点制造业项目用地需求,优先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建设标准厂房。

二是提质提速制造业用地审批,将省管权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三旧”改造用地审批等审批职权委托下放给地市行使,“三旧”改造实现省级零审批。

三是大力推进制造业用地改造升级,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用地进行搬迁改造,原用地符合“三旧”改造条件的,可交由其自行改造。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三旧”改造转型升级,加大对“工改工”项目的奖补力度。

四是创新工业用地的出让模式,推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等多种工业用地供应模式。对属省优先发展产业的制造业项目允许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别对应工业用地最低价70%执行,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五是允许工业物业产权按幢按层分割转让。允许制造业企业将其国有工业用地上的厂房或仓库按照幢、层为基本单元进行分割并转让给产业链合作伙伴,同时鼓励建设高标准厂房和工业大厦,可不受5年内不能多次转让以及转让后原持有人剩余的面积不低于原面积40%的限制。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852.jpg

确保全省师生平稳有序安全返校

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自4月27日起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学习。为确保全省师生平稳有序安全返校,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介绍,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各学校在安排学生返校之时,要把握好“安全第一、稳妥审慎、大体同步、区别对待”四个原则。

王创表示,省教育厅将加强重点群体人员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4月8日后从武汉返粤师生,应居家或在校内健康观察满14天,且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参加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湖北省返粤师生,应提前报告社区,并根据学校所在地政府有关要求,凭电子健康码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境外返粤师生,应提前报告社区,根据国家、省及学校所在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健康管理,无异常方可返校返岗。

目前,全省各地市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儿童口罩、成人口罩。在学生返校前,确保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储备充足到位。同时,各地还将抽调卫生专业人员进驻学校,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确保每所学校至少要有1名医护人员。

广东省从3月2日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线上教育,学生返校后,如何做好与线上教育的衔接?王创表示,要利用返校前四周左右的时间,认真开展线上教育诊断评估,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摸底和诊断,精准分析学情,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制定教学计划。返校后做好串讲复习,在确保每名学生较好掌握所学知识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切实做好教学衔接。小学阶段学生返校后全部坚持零起点教学。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858.jpg

我省日常诊疗服务有序恢复

“4月9日, 广东公布学生返校开学时间安排,引起社会关注。开学,是基于我省近期疫情特点和全面的复学风险评估而作出的安排。”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说,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星散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但是我省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全省上下正在因应形势变化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不断扎密扎牢疫情防控网络,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周紫霄介绍,武汉返粤人员离汉之前要求做核酸检测,如果没有做,抵达广东当日会安排免费进行核酸检测。(详情戳>>广东:武汉抵粤人员当日可免费进行核酸检测)

周紫霄表示,我省日常诊疗服务恢复有序,基本可满足老百姓正常看病需求。按照目前的防控要求,就医流程上有三个环节与以往不同:一是强化了预检分诊环节。所有患者和陪同人员在进入医疗机构之前,都必须经过预检分诊,由医务人员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二是增加了签署流行病学史问卷环节。就诊时,医生会再次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医患双方共同签名确认。三是对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和排查。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全排查,普通门急诊和新入院患者中有境外旅居史和湖北来粤人员,实行核酸检测和排查。

周紫霄还介绍了广东医疗队的情况。“10日,坚守在湖北的最后一支广东医疗队——广东省第22批援助湖北武汉医疗队,与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前方指挥部总共183名医疗队员已平安返粤!”周紫霄说,至此,广东省援助湖北武汉和荆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2484人,加上广东司法系统派出的9名医务人员,共2493名医疗队员已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付的重任,返回南粤大地。

微信图片_20200416170905.jpg

热门专题

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