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建材

投稿

慧乐居> 鲁班股份 >正文

各大媒体争先报喜讯,鲁班为千年南朝古墓成功“搬家”

2020年04月16日10:03 来源:慧正资讯

慧正资讯:

No.1快讯

4月10日傍晚,广州考古60余年首见的南朝砖砌古墓整体平移成功,古墓整体移位29米,准确移达预定位置。鲁班股份克服广州多场大雨积水、墓室的内部结构不稳定等困难,在地平线下把古墓成功平移。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15.png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17.jpg

古墓工程平移示意图

本次古墓平移自3月23日起,便获得各大新闻媒体的强烈关注。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20.jp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21.jpg

左图:4月11日羊城晚报头版刊登新闻《世界首例整体平移,广州千年古墓成功搬家》

右图:3月24日羊城晚报刊登新闻《在地平线下把南朝古墓平移29米,广州民企“鲁班”再啃硬骨头》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24.png

3月24日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节目《新闻日日睇》介绍《广州1600年前大型古墓将平移29米,特殊“干砌”工艺有望完整重现》

No.2古墓工程概况

由于“元嘉十七年”南朝砖室墓处于广州市胸科医院改造扩建范围内,为不影响项目建设,同时确保对广州优秀历史文物古迹进行完好保护,经市政府及相关文物保护专家专项论证评估,最终确定将M41古墓进行整体大规模迁移,转移至改造扩建范围以外。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27.pn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30.gif

南朝时期“元嘉十七年”纪年墓M41,其规模之大、结构之精、保存之完整,为广州考古60余年首见,对研究广州地区南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及分期断代具有重要意义。    

元嘉十七年”南朝古墓,呈“串”字形,由墓道、排水沟、封门、甬道、前室、左右耳室、过道、后室几部分组成,墓坑长11.3m,宽3.2-5.36m,墓室内长10.16m,宽1.36-2.16m,高2.52-3.84m。该古墓一经面世便惊艳世人,是2018年广州五大考古发现之一。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34.jp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35.jpg

左图:墓坑口部全景(发掘前)

右图:墓坑券顶全景

墓道位于墓坑东端中部,为斜坡式,清理长14.5m、宽1.6~1.7m,坡度16°,向东延伸至地块外。

排水沟在墓道底部南侧,清理长14.5m、宽0.7~0.76m,排水沟内间1.35~1.5m不等留有厚约0.5m的生土台隔梁,起到支撑沟壁的作用。排水沟内铺设上下两层排水管道,管道用陶质水管套接而成。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38.pn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40.png

左图:墓道现状

右图:排水沟现状

封门由长方砖、刀砖两层顺砌平铺、一层丁立叠砌,最上部用刀砖丁砌。最上部封门砖砌于甬道承券内,封门上共3重券,每层券之间用长方砖平铺相隔。考古发掘墓室清理时已拆除。

额墙砌筑于封门第三重券之上,额墙宽3.2m、厚0.4m、残高1.47~1.87m,双隅长方砖错缝顺砌平铺,额墙中部上下构筑菱角牙子,菱角牙子中间构筑假直棂窗额墙保存较为完好,仅额墙顶部部分砌砖缺失。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43.jp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44.jpg

左图:封门拆封前现状

右图:额墙现状

甬道平面呈长方形,内长2.1m、宽1.36m、高2.48~2.66m,甬道券顶用长方砖、刀砖夹砌起券,起券高度2.04m,3重券。券顶前段加砌一重承重券。甬道侧壁为双隅长方砖错缝平铺叠砌。甬道内设三道门闸,门闸宽0.4m。甬道底部人字形铺砖。甬道后部和前室连接处两侧壁中部上下构筑菱角牙子,菱角牙子中间构筑假直棂窗。

前室平面呈方形,内长2.44m、宽2.16m、高3.84m。前室券顶用长方砖、楔形砖相间起券,横券顶,起券高度2.44m。前室前端券顶砌于甬道券顶上,后端券顶砌于过道券顶上券顶正中留有藻井。四角各砌砖柱一个高1.42m,应为灯台。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47.pn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49.png

左图:甬道现状

右图:前室现状

后室平面呈长方形,长4.2m、宽1.76m、高2.78~2.82m。券顶用长方砖、刀砖相间砌筑,起券高度2.08m,3重券。墓壁为三隅长方砖丁顺相间错缝砌筑。四角各砌砖柱一个,应为灯台,高1.38m。(南侧壁前部发现一块“元嘉十七年正月”铭文砖)后壁内侧塔状壁龛内塔形假柱开裂较为严重,裂缝宽1.0~1.8cm。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51.jp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53.png

左图:“元嘉十七年正月”铭文砖

右图:后室现状

No.3古墓工程方案介绍

工程难点:“干砌”工艺考验平移工程

“元嘉十七年” 南朝古墓M41位于潮湿的深层地底下,这座大型地下不规则建筑虽然使用烧制的青砖砌成,但是砖块间没有使用任何粘接物,纯铺贴堆砌而成。墓室的内部结构不是很稳定,砖体也都存在开裂断裂松动破损等情况。

这种砖与砖之间互相借力形成稳固的建筑体,如果某一块砖掉落,有可能影响整座建筑的平衡受力,严重的或会导致整座建筑散架。且墓穴不是方方正正的,中间还有两个凸出用来放陪葬品的耳室,建筑体最宽处有5米多。    

特殊的砖砌工艺,加上年代久远,墓室的内部结构不是很稳定,对墓室平移要求高。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56.jp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57.jpg

用科技力量致敬历史文物:

基坑施工→平移施工→平移到位后保护施工

基坑施工:因古墓现位与平移到位后的位置存在将近4m的多的高差,墓室本身深度将近有6m深,所以在平移施工时,对平移终点处一定范围内的基坑支护采用排桩加内支撑的形式进行,对平移现在位置及平移路线上的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加喷锚支护的形式进行。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659.pn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01.png

平移施工:对墓室平移体侧面采用钢板桩加HN型钢水平箍进行加固,墓室底部处理采用洛阳铲掏土洞后穿插HN型钢及注浆的形式进行加固处理,土洞应分批施工,同时与侧面钢板桩形成整体,保证了整个平移体的刚度;平移上轨道采用HN型钢,下轨道采用条形基础,平移动力采用千斤顶进行施加,这样形成整个平移体系。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04.jpg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06.png

平移到位后保护施工:平移到位且填土完成后,为了保证古墓后续的保存与参考研究,对墓室新增混凝土顶板与侧壁相连,形成一个箱体,在墓室地面入口采用砌砖墙与混凝土平屋顶形成一个小房间,对墓室地面入口进行保护,防止水倒灌进墓室内,从墓室地面入口进入墓道采用旋转楼梯。内部设置抽风系统,保证内部空气流通。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08.png

古墓的防水、防潮对后续古墓的保存极为重要。古墓的防水工程选择使用鲁班的防水材料LB-370自愈防水王,其涂料成膜特性,可以完全替代911双组份聚氨酯涂料,独立成膜、单组分,施工便捷,工期短;复合无纺布、丙纶布使用,能达到一级设防要求,直接替代卷材使用。自愈防水王既可以做独立的涂料防水,也可复合使用替代卷材。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11.pn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13.png

自愈防水王的立面喷涂施工

No.4鲁班专业服务

日前,鲁班股份总经理谷伟平、副总经理王兰一行对公司所属在建工地广州市胸科医院整体扩建项目古墓迁移工程进行实地查看,项目经理郑华德陪同视察。

对公司在建项目的视察工作中,公司领导每到一处认真听取项目部、施工方的工作汇报,对工程进度、工期安排及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协调安排。并对项目部关于安全质量方面做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认为工程管理中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稳步推进。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15.jpg

工作汇报会议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17.jp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20.jpg

总经理谷伟平介绍古墓工程

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22.jpg寰俊鍥剧墖_20200416095725.jpg

视察工地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遗存,是珍贵的研究材料。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鲁班股份以夯实的技术和独到的匠心,守卫着城市里有别于钢筋水泥的古建筑。

热门专题

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