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000
慧正资讯:2月,受新冠疫情影响,多数房企到中下旬才陆续复工,故而新房供求持续走势,半数以上城市0供应;另一方面疫情防控需要,项目售楼处由线下纷纷转投线上,但签约备案无法线上对接,27城总体成交面积则同、环比继续锐减8成左右;二手房市场概莫能外,核心城市都暂停房地产中介线下带看业务,多数城市成交同样近乎“放空”;土地市场层面,因2月本就是成交淡季,叠加多地因疫情暂缓地块出让,2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体量降至近一年来的最低水平,但受重点城市优质土地出让增加影响,土地价格又创近以来的新高。
1 供应:环比下跌92%,二三线降幅扩大,超半数城市零供应
2月,27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面积85万平方米,环比大幅下降92%,同比亦降85%,主要因新型肺炎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多地售楼处被迫暂停销售活动,加之核心一二线城市普遍延期了复工时间,据CRIC监测,半数房企于2月17号才开始集中复工,也导致整体供应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具体来看,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18万平方米,同环比分别下降了81%和86%,北、上、深均为0供应,新增供应主要集中在广州,但广州推盘表现依旧不如去年同期,同比下降44%,供货节奏显著放缓。目前北、上、广的复工率基本都达到了50%以上,预期3月一线城市的供应也会随之逐步恢复。
本该迎来“返乡置业”高峰期的二三线城市,本月新增供应面积6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93%,同比下跌85%,降幅较1月显著扩大。半数以上城市0供应,推盘量最多的福州也不超过15万平方米,疫情对于楼市供应的负面影响不言自明。目前来看,2月仍有供应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典型城市有福州、佛山、常州、东莞等,这些城市目前的疫情基本可控,加之2月中旬也迎来的房企复工的高峰期,因而还是能够保证少量供应,预计3月,疫情较为严重的武汉、长沙、郑州等中部城市供应量依旧不容乐观,其他区域的供应量有望随着复工率的上升而稳步增加。
2 成交:同、环比皆锐减8成左右,多数城市月成交面积不足10万方
因供应显著缩量,疫情恐慌情绪蔓延,2月楼市成交依旧下行。27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240万平方米,环比降幅高达83%,同比仍跌77%,显著不及2019年月均。
一线城市总成交仅为29万平方米,环比下跌82%,同比下降73%。北、上、广、深四城均同环比齐跌,且多数跌幅都在50%以上,疫情的负面影响在持续发酵。其中广州的跌幅最为显著,虽然供应小幅放量,但因经历了去年年末需求的集中释放,叠加疫情严峻,成交同环比跌幅均达到90%。
二三线城市总成交211万平方米,同环比分别下降了78%和84%。从绝对量层面,仅成都、南京、郑州成交量超过20万平方米,多数城市2月成交量不足10万平方米,尤其是疫情“重灾区”,宁波、重庆、武汉,人们的重心均在“抗疫”,购房意愿寥寥,加之售楼处开放情况不佳,2月均为0成交。
分区域来看,成都、郑州等中西部城市出现放量,2月两城累计成交量为67万平方米,占比总体成交量高达28%。虽然总体城市全线下跌,但是东南沿海情况普遍好于内陆城市,诸如苏州、无锡、常州、福州、合肥,成交量仍能保持在10万方左右,购房需求缓慢而相对平稳的释放。
3 库存:多数城市与上月持平,近四成城市消化周期超18个月
2月,疫情持续影响下全国多地新房新增供应挂零,导致近六成重点城市供求比降至零点。由于供求皆处于极低位运行,加之延迟备案等导致数据失真因素的存在,本月供求比数值很难反映出市场真实的供需情况。从库存来看,多数城市库存量基本与上月持平,成都、南京等库存量小幅收缩。
受疫情导致市场停摆、成交下滑影响,多数重点城市消化周期明显拉长,10个城市消化周期跃升至18个月的警戒线之上,北京、大连、长春、厦门更是进一步升至超30个月的高位。但随着三月各地售楼处逐渐恢复开放、成交逐步回暖,预计多数城市下月消化周期会回归常位。
4 成交结构:中高档占比上升,200㎡以上产品成交有所回落
从价格段分布来看,京沪本月低档产品成交占比与上月持平,深圳回调7个百分点;中低档产品上海下滑10个百分点;中高档产品京、沪分别上扬18和11个百分点;高档产品北京占比下滑12个百分点,深圳上升7个百分点。
从面积段分布来看,本月90平方米以下产品北京、上海占比回落10个百分点,深圳上升12个百分点;90-120平方米产品上海、北京分别上涨9个和6个百分点;144-200平方米产品占比全线上升,其中北京上涨8个百分点;20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产品成交整体有所回落,北京回落12个百分点。
5 二手房:7城成交环比降81%,北京深圳恢复快于二线城市
2月,由于多个核心城市整月暂停房地产中介线下带看业务,多数城市成交体量近乎“放空”。整体来看,2月全国7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体量仅71万平方米,环比大跌81%,同比跌幅也达63%。
从日成交数据来看,重点城市中所有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均不足10万平方米,且均以此前成交房源的延迟网签为主。
预计随着疫情得到控制,3月核心城市或将逐步允许线下中介活动进行,届时城市二手房市场将逐渐恢复活力。
6 土地:多城市密集出台政策稳定地市,2月成交规模量缩价涨
作为传统的成交淡季,2月份土地市场总成交建筑面积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进一步走低。据CRIC监测数据显示,截止至2月27日,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共计成交1370幅,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5.5%;成交建筑面积仅为8079万平方米,不到1月份的五成,和去年2月相比也有34%的差距;成交价格方面,本月土地成交总金额也随成交面积的减少而下滑至2366亿元;成交单价方面,由于北京、上海本月出让地块价值较高,带动本月平均楼板价上升至2989元/平方米,较今年1月份和去年2月都上涨了三成以上。
市场热度方面,本月成交溢价率仍然维持在10%以上,达到10.44%,和上月大致持平。不过,本月成交溢价率的维持主要是受重点城市优质土地出让增加影响,如北京成交了10宗住宅用地,土地条件都比较好,平均成交溢价率高达26%,极大带动了整体市场热度。土地流拍方面,以重点监测的城市来看,疫情影响之下,多数城市暂停了土地出让,因此本月撤牌和政府收回地块较多,导致流拍率明显上涨,实际因无人竞拍或未达底价而流拍的地块并不多,并且这类流拍地块主要集中在保定等三四线城市。
一线城市本月成交总量较上月增加了33%,和去年2月相比也上涨了31%;成交金额更是较上月大涨94%;成交单价在北京、上海优质土地成交的带动下突破2万元/平方米,平均楼面价达到21813元/平方米。本月上海的成交量最大,达到266万平方米,共计成交21幅,其中也不乏一些条件较好的土地,如徐汇滨江综合体、真如商办地,静安市北高新宅地等。北京10宗地中仅有2宗底价成交,其余地块的成交溢价率均超过了20%。
二线城市本月成交建筑面积较上月下降50%,同比也大幅下降;地价也受到多个高地价城市成交量下调而下滑至3902元/平方米,比上月下降了10%,不过同比仍有16%的涨幅。具体到城市来看,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多个城市都暂缓了土地出让,本月仅有5个城市的成交量在100万平方米之上,其余城市的成交量都比较少。成交量最大的城市是长沙,总成交建面为162万平方米,共成交13宗地。成交金额最高的城市是福州,在本月末共计出让了12宗地,成功出让11宗,1宗改期出让,共计揽金144亿元,平均溢价率达到15%。不过,成交热度最高的当属南宁,本月平均成交溢价率高达40%。
三四线城市成交体量相比上月大幅下降55%,和去年2月相比也有3成的降幅;价格方面,本月三四线成交楼板价微降3%,将至1381元/平方米,不过和去年2月相比仍然是上涨的,涨幅为13%。不过,在市场热度方面,和一二线城市逐渐回温的土地市场相比,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热度却有所降温,本月溢价率再度回落至10%以下。热点城市中,本月仅有南通的成交量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余城市的成交体量都比较低;结合成交溢价率来看,南通、徐州、佛山等长三角、珠三角的强三线城市热度较高,其余城市的竞拍热度相对较低。
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