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建材

投稿

慧乐居> 观察 >正文

化企复工之困何解?“防疫”矛盾如何平衡?

2020年02月20日09:25 来源:石油和化工园区

慧正资讯: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在支撑起机体运转的同时还解决着数亿人的就业问题。然而在新冠病毒肆虐的近一个月内,很多企业被迫按下“暂停键”。面对集体停摆带来的失血,企业主们开始积极自救,业内支持复工的呼声越来越多。“复工”与“防疫”问题似乎成了摆在企业两边的“矛”与“盾”。企业如果处理的好,矛与盾攻防兼备,如果处理的不好,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640.webp (9).jpg

复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原材料问题

由于生产的相关产业链开工情况不一,原材料供给无法保障,多数开工企业消化库存、维持生产;下游企业未正常开工,产品需求少。

灵活发展,优化供应体系

企业生产需要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以销定产、以库定产,通过降低产能维系基本运营,缓解原材料紧张问题。

这要求企业从端到端、全面地优化自身供应链管理,例如紧密有效预测客户需求、加强供应商柔性采购以及车间柔性生产、在库存管理中深度植入JIT理念等等。

与此同时,化工企业也需要对疫情退潮后的下游需求增长作准备,以便在市场复苏的第一时间把握商机。这同样需要从计划、采购到生产、库存等全供应链环节开展灵活性优化。

物流问题

近期有研究机构在2月12-16日期间,针对能源化工品的企业进行了网上问卷调研。发现当前近半企业已经恢复运营。但受仓储物流的限制、疫情演变的不确定性、订单及下游需求不足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当前企业运行面临明显的阻力以及不确定性。其中,仓储物流不畅已经成了企业复工面临的主要困难点。

640.png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化工(物流)行业的影响调研分析报告》,该报告表明,被调研企业表示,目前希望获得的帮助和支持中,“恢复物流通道”列第二位。

640 (8).jpg

物流不畅对化工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原料供应,部分行业面临原料断供局面;影响产品向外运输,企业库存升高,不得已只能降低生产负荷甚至停产,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此外,春耕在即,农化产品物流的恢复也是刻不容缓。

政府助力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从2月17日0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所有依法通行收费公路的车辆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全国各地近期也陆续开始加大力度,确保复工复产后的物流畅通。各化工大省和主要化工园区也针对物流难题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政策和“一对一”的帮扶措施。

江苏:

江苏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加大防控应急物资、重点生活生产物资等运输的保障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原材料运得进、产成品输得出。如连云港交通运输局紧急为危货运输企业办理危化品运输手续。为确保顺利、及时送达,还对运送方案、路线以及驾驶员的防护工作等做了详细的安排,对沿途的可能遇到的路况制定应急方案。

上海:

受各地交通管控、延迟开工等影响,上海化工区内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物料供给出现困难。为确保企业尽快复工,加快重点防疫物资生产进度,上海化工区管委会领导带队联系区内重点企业,建立专项工作服务群,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

如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一批一次性医用口罩原材料要紧急向武汉欣联创塑化有限公司调配,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有限公司(铁路项目)便将业主单位需求向国铁货运中心领导进行充分阐述,得到了上海货运中心闵行经营部的大力支持,开辟了“绿色通道”,积极协调上级部门落实装车计划,保障了该批次医用口罩原材料的装载质量和装运速度。

山东:

山东近日就防疫物资和生产资料运输问题连续出台系列措施,保障生产物资省内运输畅通。山东省交通、工信、交警等部门通知,畅通高速公路运输通道,督促运输防控物资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保障优先通行”政策的落实。从部分化工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目前山东省内高速、国道、省道基本畅通,企业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发车量逐步回升,生产压力有所缓解。

位于东营市的东辰石化集团一度原料供应不足,面临停产风险。东营市垦利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安排专人驻企“一对一”服务,协调8辆原油运输车保障原料供应,缓解了企业的生产困境。海科化工集团的汽柴油产量超出成品库存容纳量,东营区工信部门第一时间协调,将货物顺利运达客户手中。

浙江:

2月17日,省交通运输厅下发通知,要求在确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分类、有序、逐步恢复全省城际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含网约车)、城乡客运(以下统称公共交通)正常运营。此外,还要求加强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强化交通工具消毒等。据了解,从2月17日起,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等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恢复正常运营。

辽宁:

2月18日,辽宁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台服务企业十项举措,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保障。包括对复工复产运输车辆给予优先通行保障;采取增设检查通道或开辟“复式”检查通道方式,复工复产车辆可在增设的通道通过;适当放宽货运车辆通行限制;轻微违反交通法的复工复产车辆教育纠正为主、原则上不予处罚等。

安全问题

化工企业生产连续性和生产工艺复杂直接关系到和生产安全的问题。受疫情的影响,化工企业的生产调度和运营管理将面临一岗多责的考验,物资的调度、员工的调配、生产计划的重新安排、安全的保障、疫情的防控等,交织在一起,对企业快速适应和调整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近日,辽宁省应急厅下发通知,要求确保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严禁频繁开停车,通知要求,要指导企业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加强对异常工况监测预警,强化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加强检测维修、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坚决防范事故发生。切实做好疫情期间行政许可工作,对涉及疫情防控必需品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应特事特办,对其他危化品安全审查可用文审、视频等方式替代会议审查。

随着疫情局势的缓和,以及国家对企业复工的重视,复工已见曙光。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月17日13时30分,化纤行业共收到46家企业填报的有效问卷,已开工企业有42家,开工比例为91.3%,较前两日有很大提高;上述企业正常生产情况用工人数为59574人,目前已复工人员数为45788人,已复工人员占比约76.9%,复工人数逐渐提高。(由于每日填报的企业无法保证一致,同时数量也不尽相同,数据仅供参考。)

2月18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把化肥、农药等农资纳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范围,列入复产复工重点名单,点对点地开工、点对点地运输,保证重点地区春耕备耕用肥用药的需要。

640.webp (10).jpg

防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防疫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防护体系的建立和防护用具的配给。

1、疫情防控,纳入管理体系

当前化工企业的HSE管理体系重点关注源于工作或现场环境的工伤、职业病和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但对于来源于工作环境之外,通过员工之间接触的传染病的预防还有所不足,在不少化工企业的HSE管理体系中,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流程规章尚未建立。

在抗疫阶段,化工企业普遍形成了隔离传染源、阻隔传染、环境消毒、发现疫情及时处置的安全举措;在疫情结束之后,建议将抗疫时期的采取的有效措施纳入到HSE管理体系当中,并即使在疫情结束之后也根据实际需要保留必要的措施,从而对今后员工间可能产生的传染病流行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基于此次疫情期间的抗疫经验,化工企业在面对突发、影响范围大、对于企业正常生产有影响的重大疫情时,需要建立起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响应,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2、修炼内功,强化精益管理

在当前化工行业产能扩张的周期内,通过精益管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挖掘存量收益成为当务之急。

建议化工企业以延迟复工这段时间为契机,学习精益思想,对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效率、成本、质量和安全等业绩表现进行全面梳理;在后续逐步制定根源要素提升计划与支撑体系优化方案。

同时,建立精益生产的组织保障机制,在复工以后培养员工从本职工作做起,全员参与改善,逐步实现全员精益思维培养和常态化的精益管理。通过行之有效的精益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化学品较为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建立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核心优势。

3、呼吁大家理性使用口罩(无奈之举)

640.webp (11).jpg

此前,腾讯《棱镜深网》曾在报道中称:“中国口罩日产能可达2000万只,系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国与出口国,年产量占到全球的50%。全国近千家口罩企业竞争惨烈,一只口罩赚不到五厘钱。”

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主任刘宏斌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亦表示,“国内的口罩企业过的并不滋润,甚至产能严重过剩。”

640.webp (12).jpg

这从侧面说明,中国民众只是在面对疫情肆虐时才会自觉戴上口罩,“口罩慌”现象并非中国口罩产业产能不足造成的。相反,每天迅速“消失”在市面上的口罩大概率是被很多个恐慌过度的普通个体囤起来了。

中国过往诸多的抢购案例暂且不表,即便明天全世界范围支援过来10亿只口罩,还是会被迅速抢购一空。如果不解决普通人的心里恐慌问题,生产再多也会因为恐慌被囤起来。

老百姓就是这样,一开始满不在乎,随着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心理剧烈波动害怕的不行,就开始疯狂囤口罩。但在这种情况下,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底层不会使用互联网的人、身体不方便,信息渠道有限的人就会被迫成为暴露者。从这个角度看,恐慌性消费反而很可能催生一波新的扩散。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这时候我强烈呼吁专家们多出来做一些面向老百姓的科普,论证下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什么情况下口罩可以复用,逐步引导普通人养成分级使用和有条件复用的习惯。

比如,中国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倡导大家理性消耗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就表示,“对于口罩的使用没有必要过分恐惧,并非越高级、越贵防护效果越好,只要能达到防护目的就可以了。另外,口罩没必要戴一次就扔,可以一天到两天换一次。”

而且在闻玉梅院士的建议并关心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联合公共卫生学院在《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在线发表科研论文《安全、快捷再生一次性医学口罩的实验研究》亦证实:使用后的一次性医学口罩,以家用保鲜袋包裹,家用电热吹风处理30分钟后可再次使用,不影响其原有的滤过截留效果,并可灭活污染的病毒(后存在争议)。

“我们希望文章提供的实验数据,能对解决民用口罩紧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闻玉梅院士还特别叮嘱:“在非常时期,民间可以采取这一简便技术,但不适合于其他时期或医用单位。”

另一方面,专家们也应该迅速着手口罩替代方案、复用性方案研究。

比如从个人防护角度看,绝大部分普通人可以考虑消毒重复使用方案。在不伤害口罩的过滤机制前提下,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对电加热、紫外线、臭氧等方式,对照出一种消毒方式应用到一次性口罩的复用处理上。

具体到方案落地,一个脑洞:研究机构可以尝试开发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一个或几个本人近期使用过的口罩,通过某种方式消毒几小时后,在保证过滤机制仍然有效前提下继续复用。只要这种盒子能够研发成功,其实对缓解全民口罩紧缺问题帮助非常大(目前有紫外线消毒灯热销)。

总之,要早点动手研究。否则疫情一过,口罩以及口罩产业产能都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和冗余。

当然,也有网友对“口罩慌”现象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此次疫情根本问题不在储备口罩或口罩产能上,储备当然要有,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套合理的分配体系,否则下次再有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多少储备依旧会被一抢而空。

所以,呼吁国家在应对此类公共卫生事件时,除了在人员调配、物资衔接流畅上下功夫,还应该在“战备物资”分配上立法立规,按照家庭人口数定量分时供应,以达到合理、高效、有组织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们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最后,不得不说一句,普通人能老实待在家里就是为这场抗疫战做贡献,而能够在这个时间点节约口罩、重复使用口罩,同样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热门专题

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