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建材

投稿

慧乐居> 装配式建筑 >正文

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最新动态

2019年10月18日10:42 来源:装配式建材产业联盟

慧正资讯:

南京:南京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 费用由供需双方商定

如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越建越多,究竟如何使用备受关注。9月25日,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南京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有效期3年。

《通知》指出,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利用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合理收费机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省物价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等规定,经市政府同意,南京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制度。

各入廊管线单位应向管廊建设运营单位支付管廊有偿使用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包括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入廊费主要用于弥补管廊建设成本,由入廊管线单位向管廊建设单位(投资主体)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日常维护费主要用于弥补管廊日常维护、管理支出,由入廊管线单位按确定的计费周期向管廊运营单位逐期支付。

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统筹考虑建设和运营、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平等协商确定。通知还附加了一份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参考标准,可作为供需双方协商的依据。

供需双方确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标准时,应同步建立收费标准定期调整机制。供需双方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调整周期,定期调整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收费标准。

其中,入廊费主要根据各管线在不进入管廊情况下的单独敷设成本确定。入廊费为各管线设计使用年限期限内一次性交纳的费用,管线设计使用年限期满后,需再次交纳;如采用分期支付方式,期间财务费用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日常维护费主要根据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运行维护成本、管廊运营单位正常管理支出及合理经营利润等因素确定,按照各入廊管线所占用的管廊空间比例进行分摊。

山西:以太原大同为重点 山西将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

9月25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姜四清向大会报告关于能源革命推进情况。据介绍,山西省将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全面推进设区市、县级市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以太原、大同两市为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

山西省将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以节能和提高能效为重点突破方向,优化用能结构和方式,加快构建绿色能源消费体系,积极推动优质能源替代。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巩固11市建成区“禁煤区”全覆盖成果,持续扩大“限煤区”,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散煤直接燃烧。严格新建、改扩建用煤项目煤炭管控。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

建立节能优先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用能权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强用能预算管理,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能源费用托管、节能量保障等商业模式,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业。实施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行动,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

全面推进设区市、县级市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以太原、大同两市为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在农村居民生活用煤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电能替代工程。创建地热供暖示范区。探索风电清洁供暖运营模式,开展风电供暖试点。

唐山:“搭积木式”建筑带火了绿色产业

日前,在丰润区浭阳新城五区装配式住宅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在吊运预制内隔墙

全市现有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生产厂5家,共13条生产线,年设计产能69万立方米;钢结构生产龙头企业10家,共38条生产线,年设计产能87.5万吨;木结构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1万立方米。

9月18日,全国装配式建筑技术与产业园区建设交流大会在唐山市丰润区举办。近千名与会人员围绕装配式建筑技术、园区与企业发展进行交流。

“唐山已于2017年成功列入全国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正迎来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唐山市副市长张伟表示。

建造方式变革催生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施工现场没有机器轰鸣声,更不见大量的施工人员;地面上没有成堆的黄沙、砖块,而是竖立着已经成型的混凝土房屋构件……9月19日,走进丰润区浭阳新城五区项目建设现场,记者发现这里与其他建筑工地有所不同。

“这个项目建设就像是搭积木,把预制的房屋构件安装至指定位置就行了。”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楼梯、阳台等构件从工厂流水线预制出来后,无须再加工,直接运送到工地吊装。浭阳新城五区项目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说,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运用的工业化建造方式。与传统建筑业存在建造方式粗放、技术集成水平较低等问题相比,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从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

据介绍,装配式建筑具备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产品具有高质量、高精度、高耐久性、高附加值等特点,可实现循环再利用,符合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据测算,1个10万平方米装配式住宅建设项目,可减少混凝土养护用水5000多吨、木方用量650立方米、木模板用量3.8万平方米、垃圾2000吨,降低扬尘,节约能耗70%,减少现场用工50%以上,真正实现绿色施工。

作为沿海工业城市,唐山面临着产业结构过重等问题。近年来,唐山市不断加大转型升级力度,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去年,唐山市出台有关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文件,着力构建以四大支柱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四大生产性服务业为内容的“4+5+4”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便是四大支柱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唐山连续两年将装配式建筑列入全市“一港双城”建设和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并相继出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进建材及装配式建筑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通过提高装配式建筑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自身优势奠定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基础

“当前,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增加,主要是标准化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无法体现。”在全国装配式建筑技术与产业园区建设交流大会上,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面对发展瓶颈,唐山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基础完备、资源优势明显、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努力实现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被誉为‘城市矿山’,其核心材料就是型钢,而我们集团就是全球最大的型钢生产基地。”津西钢铁集团董事长韩敬远表示,津西钢铁集团以60%的比例控股知名钢结构设计企业北京赛博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后,已成为国内唯一具备钢结构全产业链的钢铁企业。

依托这一独特优势,4月11日,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装配式标准化钢结构建筑研究院在津西钢铁集团成立,对破解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瓶颈,引领和促进装配式钢结构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该研究院对资源配置原则、配置方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通过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技术与产品集成能力升级、软件及信息化技术升级,实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质量的提升。

除津西钢铁集团以外,构成唐山发展装配式建筑一流产业基础的还包括二十二冶集团、金隅冀东发展集成房屋有限公司、河北实丰绿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二十二冶集团自主研发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已通过专家论证,抗震设防烈度达到8度,满足唐山抗震设防要求,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金隅冀东发展集成房屋有限公司主编了河北省装配式低层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标准,参编了国家级装配式钢结构建设技术规范标准,主编的FCL板材国家标准规范图集已通过立项审核,为该公司向高层钢结构拓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河北实丰绿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申报装配式建筑体系孵化器。

完备的装配式建筑生产体系必不可少。仅丰润区就拥有钢构件生产企业9家,年生产能力40万吨左右;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ALC、CL网架板能力200万平方米,并有一批建筑材料配套企业。同时,二十二冶集团等重点企业具备综合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实施各类装配式建筑的资质和能力。

此外,唐山作为工业重镇,具备钢材、水泥、砂石骨料装配式建筑产业三大主料生产的资源优势,拥有大量建筑施工企业和钢结构加工企业,从业人员众多,为装配式建筑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条件。

转型升级构建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体系

9月20日,位于唐山市裕华道南侧、友谊东辅路东侧的唐山梧桐大道五期项目正在施工。“这是唐山市首个全装配式住宅项目,也是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唐山市住建局建筑节能与技术处处长党开春告诉记者。

按照“试点先行,重点推进”的思路,唐山先后培育了以浭阳锦园、曹妃甸环保产业园6号楼为代表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以浭阳锦园4号楼、冀东盾石地产金玉府高层钢结构住宅项目为代表的钢结构建筑项目,以唐山国际旅游岛菩提岛木屋为代表的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项目等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推动装配式建筑规模不断扩大。

“以建设生态唐山为目标,依托我市资源优势,引导企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形成较为完备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体系。”党开春说,唐山着力打造了二十二冶集团、惠达卫浴、冀东发展集成房屋国家装配式建筑基地,以及大树木业、海螺型材、德生防水省级装配式建筑基地。今年,开平昱邦、遵化远大启成、曹妃甸欧奔拓福等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相继建成投产。

目前,唐山有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生产厂5家,共13条生产线,年设计产能69万立方米;钢结构生产龙头企业10家,共38条生产线,年设计产能87.5万吨;木结构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1万立方米,在满足本地市场的同时,还辐射到京津等区域。

“为有效破解装配式建筑行业企业‘单打独斗多,协同合作少’的局面,去年,唐山市成立了装配式建筑创新发展产业联盟。”党开春说,唐山把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39家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材料、监理、造价等企业联合起来,通过组织应用研究、参与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召开联盟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促进了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

与此同时,唐山市采取激励措施,安排专项资金800余万元,对于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按照每平方米100元予以补贴。目前,南湖橡树湾项目、富力悦府项目正在按照程序申报资金补助。

“按照唐山市规定,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必须配建装配式住宅,2018年配建面积达到20%,今年提高到30%。”党开春介绍,今年以来,全市新开工装配式住宅28个,建筑面积达到135.1万平方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670万平方米。其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387万平方米,钢结构建筑279万平方米,木结构建筑3.7万平方米。

甘肃:天水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一期)顺利完成施工资格预审

装配式建筑是国家积极培育和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意见,天水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多方论证,决定在秦州区建设天水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天水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位于秦州区藉口至关子区域,总规划面积3100亩,其中一期1200亩,投资3.7亿元,由甘肃天水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先后完成了项目选址及规划设计工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履职尽责,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配合业主单位顺利完成施工资格预审工作,经专家认真评审,共有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等九家投标企业通过资格预审。

该项目的实施对推动天水市新型建筑产业加快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江苏节能建筑总量已占城乡建筑总量近6成

记者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江苏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建民用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节能建筑规模总量达19.5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总量的59.4%。

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江苏目前已经实现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并以立法形式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数量、节能建筑规模、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江苏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占比稳步增加。2015、2016、2017三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分别为360万、608万、1138万平方米,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从3.12%上升到8.28%。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江苏全省累计节能建筑规模总量达19.5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总量的59.4%。全省累计有2768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达2.9亿平方米。

热门专题

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