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建材

投稿

慧乐居> 新闻-宏观 >正文

历次宽货币后,经济如何见底?

2019年04月19日10:01 来源:兴业证券

2008年

金融危机

以来,货币政策共经历四次由紧转松,分别为2008年9月-2009年1月;2011年12月-2012年7月;2014年7月-2016年3月和2018年4月至今。我们比较前三轮与此轮,试图寻找一些规律。

回顾过去,从“宽货币”到“经济底”的过程有一定共性:

“宽货币”往往伴有基建/地产等政策的放松。2008/09和2012,基建回升是先期影响经济的变量;而2014/16宽松中,地产的回升较前两轮早。

“宽货币”必须有“宽信用”的配合,经济才能企稳。因此2014年“宽货币+紧信用”的组合,使得2014/16年周期从宽货币到经济底的时间较长。

“宽货币”到“经济底”过程中,数据传导有一定规律:1)沿着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利率见顶-社融见底-经济见底的顺序传导。2)沿着

PMI

-基建投资/地产销售-地产投资传导。3)按揭贷款利率下行是房地产销售回暖的领先指标。

此轮“宽货币”看似最像2012年:

政策宽松前都经历信用的紧缩和基建的大幅下探。

地产调控整体不松。

对“债务”的担忧约束政策空间。

此轮“宽货币”与以往的不同:

过剩产能问题大幅缓解,PPI通缩压力不大。

财政减税的广度和力度非以往周期可比。

外部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高。

此轮“宽货币”的空间和后势: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M2、社融需要与名义GDP相匹配”,再考虑到私人部门债务率高,这意味着此轮“宽货币”的政策空间有约束。

地产回暖主要受益于金融条件改善,因此经济后续的走势,需要关注人行态度的微妙变化。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谈判走势、房地产市场走势,信用派生可持续性。

热门专题

慧乐居欢迎您关注中国家居产业,与我们一起共同讨论产业话题。

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